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的制作方法-半岛BOB·(中国)官方网站

文档序号:34131600发布日期:2023-11-28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种治作方具体为一种治疗风湿的疗风外用药水。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外用风湿是药水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指的种治作方是风湿病或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病是疗风一类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侵犯多个关节和其他组织,外用导致关节肿痛、药水僵硬、种治作方功能受限等症状。疗风
3.但是外用,现有技术中,药水外用药水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种治作方疼痛,治标不治本,疗风且药效短,外用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
8.筋骨草:15-30份;
9.菊三七:40-60份;
10.天麻:5-10份;
11.丁香:5-10份;
12.薄荷:3-5份;
13.冬青油:80-100份。
14.进一步的,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
15.筋骨草:20份;
16.菊三七:50份;
17.天麻:10份;
18.丁香:10份;
19.薄荷:5份;
20.冬青油:100份;
21.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2.步骤1、取上述重量份筋骨草、菊三七、天麻、丁香和薄荷洗净并晾干;
23.步骤2、将上述晾干的物料一一进行切碎研磨;
24.步骤3、将研磨后的物料放入冬青油中浸泡;
25.步骤4、将含有混合物的冬青油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为4-5小时;
26.步骤5、将加热冷却后的冬青油中的杂质过滤掉获得成品。
27.为了加快生产效率,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步骤4中,加热温度为60-80
°

28.为了方便将杂质清理干净,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步骤5中采用筛网进行过滤。
29.优选的,所述筛网目数为280-300目。
30.(三)有益效果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2.该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菊三七是一种中国特有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它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风湿疾病,配合筋骨草、天麻、丁香、薄荷浸入冬青油,制备的药水,制备方便,且有效治疗风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
35.筋骨草:15-30份;
36.菊三七:40-60份;
37.天麻:5-10份;
38.丁香:5-10份;
39.薄荷:3-5份;
40.冬青油:80-100份。
41.进一步的,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
42.筋骨草:20份;
43.菊三七:50份;
44.天麻:10份;
45.丁香:10份;
46.薄荷:5份;
47.冬青油:100份;
48.筋骨草:在中医中,筋骨草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骨伤等疾病;
49.菊三七:菊三七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病、疼痛和外伤等;
50.天麻:天麻在中医中被用于安神定志、活血通络的作用。可用于缓解风湿痛和骨关节炎等症状;
51.丁香:具有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肌肉痛等;
52.薄荷:薄荷具有清凉、驱风散寒的作用,可用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和肌肉痛等症状;
53.冬青油:冬青油被具有镇痛和消炎的作用,用于缓解风湿疼痛和肌肉痛等。
54.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55.步骤1、取上述重量份筋骨草、菊三七、天麻、丁香和薄荷洗净并晾干;
56.步骤2、将上述晾干的物料一一进行切碎研磨;
57.步骤3、将研磨后的物料放入冬青油中浸泡;
58.步骤4、将含有混合物的冬青油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为4-5小时;
59.步骤5、将加热冷却后的冬青油中的杂质过滤掉获得成品。
60.为了加快生产效率,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步骤4中,加热温度为60-80
°

61.为了方便将杂质清理干净,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步骤5中采用筛网进行过滤。
62.优选的,所述筛网目数为280-300目。
63.本实施例中,新鲜的丁香花蕾,选择成熟但未开放的花蕾,并将其晾干。
64.成功案例1:患者刘先生,40岁,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人,病人自述,在家的时候白天晚上股骨头疼,不能走路,每天都强忍着疼痛生活,自从使用上述药水,疼痛等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腿脚和股骨头在未复发。
65.成功案例2:患者王先生,56岁,农民,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人,病人自述症状,腰部疼痛导致走路困难,不能弯腰洗脸都很困难,使用上述药水,疼痛症状消失,随访两年,未复发。
66.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6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6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6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筋骨草:15-30份;菊三七:40-60份;天麻:5-10份;丁香:5-10份;薄荷:3-5份;冬青油:80-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筋骨草:20份;菊三七:50份;天麻:10份;丁香:10份;薄荷:5份;冬青油:100份;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取上述重量份筋骨草、菊三七、天麻、丁香和薄荷洗净并晾干;步骤2、将上述晾干的物料一一进行切碎研磨;步骤3、将研磨后的物料放入冬青油中浸泡;步骤4、将含有混合物的冬青油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为4-5小时;步骤5、将加热冷却后的冬青油中的杂质过滤掉获得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加热温度为60-8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筛网进行过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目数为280-300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筋骨草:15-30份;菊三七:40-60份;天麻:5-10份;丁香:5-10份;薄荷:3-5份;冬青油:80-100份。该治疗风湿的外用药水,菊三七是一种中国特有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它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风湿疾病,配合筋骨草、天麻、丁香、薄荷浸入冬青油,制备的药水,制备方便,且有效治疗风湿,无复发。无复发。


技术研发人员:耿中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耿中流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3/10/29
网友询问留言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技术分类